晏殊的故乡,被称为“华夏笔都”“毛笔之乡”的文港镇,以文立镇,以笔兴市。走在文港镇宽敞的大街上,以青砖灰瓦马头墙、肥梁胖柱大厅堂为特色的赣派民居建筑鳞次栉比,引人注目。东赣渠的静水深流、燕归桥的飞鸿横渡、墨岗山的落日斜阳,处处透露着江南水乡的闲情雅调。前店后坊传统手工艺制笔模式,在这里得到坚守与传承。

文港镇从事制笔生产的企业和作坊达2200家,从业人员22000多人,毛笔及文房四宝占据了全国75%的市场份额。2020年,文港镇毛笔产量8.5亿支,产值29.8亿元。漫步于文港街头,货比三家、精挑细选毛笔时,可以观摩到128道毛笔制作技艺,而参观毛笔文化博物馆,更可深入了解毛笔的脉络源流。
据《赣东史迹》记载:“文港镇毛笔工艺是在西晋时由山东邹县传授而来,至今1600多年的历史”。文港制笔先祖不但善制好笔,而且在销售上做好了全国布局,值得一提的是在明代万历年间,就享誉京华,传有"一支笔一两金"的美誉。

文港毛笔制作器具有30多种,制作原料主要为优质山羊毛、山兔毛、黄狼尾毛、香狸子毛以及植物竹等,制作工序有126道,每一道工序又可细分为众多小工序。文港毛笔品种繁多,笔类齐全,式样新颖,大如扫帚小如针,长短兼备。品类有狼、紫、鸡、羊、兼五毫;装潢分黑、白、花、炕四管;笔锋则有红、绿、黄、白、青、蓝、紫七色。

文港毛笔制作自古以家庭作坊的形式,父传子,母传女,世代相继。文港人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工艺创新,笔头色彩斑斓,七色俱全;笔竿形态各异,情趣万千。
昌盛笔厂是一家制作传统毛笔的老企业,原名为进贤县李斯毛笔厂,生产的“李斯”毛笔2017年入选“江西老字号”。“李斯”毛笔历史悠久,六代相传,手制有128道工序,毛笔品种繁多,粗如碗口,细如绣针,每支笔都秉承四大特点:尖齐圆健。不省人力,物力。其中专利产品笔中有笔,可以一笔多用,不仅內在品质优良,而且外观精美绝伦,号称艺术佳作。




出生于毛笔制作世家的章琴是毛笔制作的传承人,她从小受毛笔制作气氛的耳闻目染,父辈的言传心授。以狼毫为例,笔杆采用山西五台山六道木,笔斗采用海南千眼菩提,笔头纯采用北尾狼毫。值得一提的是她制作的仿晋、唐古笔,用纯狼毫的原材料,增强了笔腰的弹性,笔肚饱满,蓄墨均匀,使转自如,笔力充足,适合诸体书写及绘画。仿唐鸡距笔,由中国工艺大师周信兴雕刻制作,堪称书坛一宝。
作为毛笔技艺的传承人,章琴遵循祖先“制笔育人,永传后世”的遗训,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把这个祖辈的产业做大做强,代代相传制笔技艺。目前,昌盛笔厂教徒授艺学员100多人,通过他们将这项宝贵的技术传承下去。

信誉和质量来自消费者的口碑。“李斯”毛笔以消费者的意见建议为质量宗旨,经常与书法家交流毛笔书写心得,因人而异,振兴传统产业,满足消费者需求。原中国书协主席张海老师,一直使用羊尖毫毛笔书法,并从原材料、制作工艺等方面多次提出宝贵意见,提出改进毛笔制作方法。按照书法老师的改进思路,公司在羊毫、兼毫、狼毫、紫毫等品种中进行全面改良,参与制作行业标准,促进这一传承产业发展。

昌盛笔厂负责人:
这些年,我们很重视保护和发展李斯品牌。学习借鉴现代先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电子商务和连锁经营等现代经营理念,大力提升名牌的价值,扩大企业实力和品牌影响力。我们也很注重人才培育,经常开展培训工作,邀请专家大师授课,培养专业人才,促进笔厂提升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文港镇通过推动毛笔制作技艺传承创新,推进毛笔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加强文笔区域品牌建设,培育壮大消费市场,促进毛笔文化产业与文化旅游等跨界合作、融合发展等举措,形成了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布局合理、链条完整、效益显著的毛笔产业发展格局。文港毛笔制作技艺也正式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扩展项目名录,保护和传承文港毛笔制作技艺已列入文港镇“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昌盛笔厂如其名,也必将愈发昌隆兴盛。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tj wx: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gke8.com/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