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孔钻床加工厂(深孔钻床加工店)

陈彬,男,中共党员,31岁,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精密加工中心钳工高级技师,从事多型重点航空发动机的精密加工工作,参加工作2年便成长为技师,是公司青年高技能人才领军人物,先后荣获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湖南省青年岗位能手、湖南省技术能手、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

深孔钻床加工厂(深孔钻床加工店)

年少成名,无惧质疑苦练内功

2009年,陈彬以优异的成绩从南方航空技术学院毕业,被招聘到公司精密加工中心从事钳工工作。凭着在校期间练就的扎实技术功底和理论知识,陈彬很快就适应了岗位,并始终牢记劳模师傅“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的教诲,苦练加工技术,很快就在公司举办的技能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并入选公司代表队参加株洲市职业技能竞赛。在技能专家何飞迎的悉心指导下,陈彬发挥出色,技惊四座,一举夺魁,未满21岁的他直接从初级工破格晋升为技师,成为当时公司最年轻的钳工技师。

顶着“冠军”和“最年轻技师”的光环,时不时就会有老师傅来“请教”问题,让陈彬既忐忑又尴尬,一方面担心自己过于年轻,容易让领导和同事认为自己只是运气好而已,不足以服众;一方面又担心自己技术还不过硬,对很多问题解答不全面,容易产生名不副实的误会。

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质疑”,陈彬没有退缩,放下冠军光环,放低技师姿态,沉下心来钻研技术,不懂就虚心请教,不会就反复练习……磨一把好刀是一名优秀钳工必须具备的良好素质,为了更好更快地把刀磨好,陈彬又不分昼夜地去学习车工,见缝插针地去请教车工师傅,“偷学”技术……慢慢地,这个年轻人痴迷学习技术的事迹传遍了整个车间,有着10年质量零问题的技能专家冯定向找到了他,主动要求做他的车工师傅。在专家师傅的悉心教导下,聪敏好学的陈彬车工技术提升非常快,不多久便成为了车间为数不多的“多能工”,大大地提升了他的自信。在车工技术的加持下,陈彬的钳工技术更是上了一个台阶,成为公司青年高技能人才领军人物。2014年,陈彬再接再厉,在株洲市首届“技能天下”电视大赛中荣获装配钳工冠军,个人也获评了株洲市技术能手、株洲市青年岗位能手、株洲市五一先锋、株洲市五一劳动奖章、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

初心如磐,精炼技艺勤耕不辍

获得一系列荣誉后,陈彬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他始终不敢放松自己对追求更好技术更高水平的要求,始终不敢忘记是公司给予他的成长成才平台和机会,始终不敢辜负领导同事的信任和鼓励,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更加激昂的学习劲头,全身心投入到本职岗位,勇挑重担,争当尖兵,争作贡献。

钳工工作看似简单,但实际苦、累、脏,加工零件复杂,加工型号多,陈彬凭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自工作以来,陈彬先后参与了涡桨、涡轴等多种型号的航空发动机复杂零件加工,并担任某机型涡桨发动机转子加工负责人。

他乐于钻研,对自己承担的工作任务有着高度的责任感,每一项工作他都会认真分析,研究加工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一次某机型转子需更换第六级轮盘,更换后要求钻孔加工的连接与原有第五级轮盘上的孔同心,稍有差错便会产生质量问题,影响到整台发动机的质量。面对困难,陈彬巧动脑筋,研究制作了专用钻孔夹具,在第六级轮盘装入前钻削一个定位孔,一次定位钻出同心孔,再借助导向将其他连接孔一次性扩孔到位,100%确保了钻孔质量,挽回损失40余万元,为发动机修理节省了大量时间。公司一台“独生子”数控深孔钻床的刀头断裂,购置新刀头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陈彬通过仔细研究,自行设计制作,仅一周就顺利解决难题,挽救了宝贵的加工时间。

他善于攻关,越是技术难度大的,他越是力争加工成功。非标准工件在普通摇臂钻床上加工是一项较难掌握的技术,定位难,钻头角度的磨削都是加工难点,为了攻克这一加工难题,他白天在工作中仔细观察,细心琢磨,晚上回到家中查找资料,寻找解决方案。经过反复实践操作,他终于掌握了这一项技术。并对高温合金材料的钻削加工有了自己独特的方法,在涡轮转子组合加工过程中,面临三大技术难点:一是结构复杂,二是对组合精度要求高,三是装配公差范围小。为了攻克技术难题,陈彬连续加班试验,探索最佳加工方案,最终自行设计了一个可拆卸钻模扳,有效地提高了涡轮转子的组合钻孔精度,确保了产品质量。

他勤于改善,寻找最优解永远是他追求的目标。某修理机进气机匣换件,需要钳工在狭小的空间中将定位销拔出,常规方法是用电火花进行切割,但苦于定位难装夹不易,加之电火花加工效率不高,拔一个定位销需要耗费3个小时,既费力又耗时,严重占用车间电火花资源。陈彬了解情况后,主动请缨参与攻关,在研究一段时间后,他尝试用一个废旧的刀柄夹头进行改制,自制了一个类似钻夹头的专用工具,直接手工拔除,在初次尝试后便能感觉到松动。陈彬感觉思路是对的,但还需作进一步改进,于是又在定位销上进行了简易开槽增加摩擦力,再次尝试,轻松拔出,前后花费时间不超过5分钟,效率提升36倍,效果非常显著。在总结方法和进一步优化工具后,陈彬又将该工具和方法推广应用到其他类似零件上,获得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此外,他还每年提交“T卡”(现场问题反馈的卡片工具)改进二百余条,防错改进建议数十条;改进某机型转子的钻削工序加工方法,对某机型涡轮转子组合进行优化,提高加工效率60%;运用VSM工具对某机型压气机转子进行精益改进,缩短加工周期,提高加工效率。

他乐于分享,结合自己所学积极开展技能传帮带,利用周六休息时间开培训班,对新入厂人员进行多次的培训,六名徒弟在他的指导下均成为了能独挡一面的技术骨干。组织和参与编写了集加工经验、技巧、改善案例于一体的《金钥匙》丛书,为新员工学知识涨技能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教材。

执着追求,再攀高峰不负韶华

在注重全面技术提升,做好本职岗位工作的同时,陈彬丝毫没有放松自己对高精尖技术的执着追求,没有放弃继续参加技能竞赛为企业争光的梦想。

2017年,离开赛场3年的陈彬又一次站上了省赛的舞台,在湖南省“十行状元、百优工匠”的竞赛中,他与年近半百、曾指导他训练的师傅何飞迎同场竞技,获得第三,“战胜”了排名第五的师傅,更加坚定了师傅精心培养他的信心。他也因此获得了湖南省技术能手、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南省百优工匠。

2021年,在师傅何飞迎的力荐下,陈彬再次被选拔为株洲市钳工项目代表队成员,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训练,他又一次在省赛中获得亚军。但陈彬却高兴不起来,省赛夺冠一直以来都是他埋藏在心底的愿望,然而却在占据主场作战、师傅特训、实力具备的大好优势下,因为自己看错图纸的低级失误没能如愿,让陈彬一时之间萎靡不振。有着丰富经验的师傅马上发现了苗头,找来陈彬谈心,帮他分析原因,鼓励他轻装上阵。在短暂的消极后,陈彬又回想起劳模师傅“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的教诲,在备战过程中打气十二分精神,从细节抓起,高度模拟竞赛场景训练。在此后的国赛中更是高度集中精神,一步一检查,一次做到位,取得了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钳工第六名的好成绩,创造湖南代表队个人赛的历史最佳成绩,也圆了自己一个小小的梦想。

深孔钻床加工厂(深孔钻床加工店)

通讯员/何杏

编辑/王琦泉

投稿邮箱:610255300@qq.com

新闻热线:17352733309(吴记者)、15907333036(舒记者)

声明:分享要尊重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株洲发布”删除。

深孔钻床加工厂(深孔钻床加工店)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tj wx: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55423415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gke8.com/6083.html